吗跟区的行业迷绑死真的值得非要块链深思思
每次聊到web3,大家条件反射就会蹦出"去中心化"这个词,然后顺理成章地把区块链技术往这个话题上套。说真的,这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一种思维定式了。我这些年参加各种web3论坛和会议,发现90%的讨论都在围绕着"区块链怎么支持web3"打转。但我觉得,咱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思考了?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,区块链确实是个好东西,但它本质上就是个数字账本系统。回想2008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时候,人家就是为了解决双花问题——也就是怎么保证同一笔比特币不会被花两次。这个系统设计得确实精妙,但它最核心的特性"强一致性",对web3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吗? 打个比方吧,比特币就像是一个精密的银行系统,而web3更像是整个互联网社会。我们在现实社会中,难道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全世界的每一笔交易吗?显然不用。同理,web3为什么非得要求全网数据完全一致呢? 我经常用现实社会来思考这个问题。假设我发条朋友圈说"今天北京天气真好",我邻居可能看到的是"雾霾严重"。这种信息不一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?完全不会!因为社交网络的核心需求是信息的自由流通,而不是全网数据强一致。 事实上,web3真正需要的是两个基本保障:第一,能确认信息是谁发的;第二,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被篡改。这就像我们平时发邮件需要数字签名一样,既简单又实用,完全不需要搞那么复杂的共识机制。 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区块链著名的"不可能三角"理论。简单来说,去中心化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样,你最多只能要两样。比特币选择了前两者,所以它的TPS(每秒交易量)连Visa的零头都不到。 但web3不一样啊!它最需要的是啥?是让亿万用户能流畅使用的体验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次发个社交动态都要等十分钟确认,这样的web3谁会用?所以我觉得,web3应该选择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,适当放松对强一致性的执念。 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越来越觉得区块链可能只是web3生态中的一个组件,而不是基础架构的全部。就像盖房子需要钢筋,但整栋楼不能全是钢筋一个道理。 最近我看到一些新兴项目已经开始尝试非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方案,比如基于DAG(有向无环图)的技术。这些方案虽然没有区块链那么完美的安全性,但在性能和扩展性上优势明显。这或许才是web3真正需要的方向。 说到底,技术是为需求服务的。咱们搞web3的,是不是该跳出"非区块链不可"的思维定式,多想想用户真正需要什么?毕竟,技术终归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区块链≠去中心化
现实世界的启示
区块链的三难困境
未来的可能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观察: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,我们该警惕什么?
-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比特币横盘待变,以太坊多空拉锯战白热化
- 老李的市场观察:11月16日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走势分析
- 以太坊深夜突袭:2230关键点位能否一举突破?
- Footprint Analytics亮相Token 2049:用数据说话,赋能区块链未来
- 数字货币大战:各国央行如何应对私人支付巨头的挑战?
- 11月17日市场观察:通胀降温与降息预期下的加密市场走向
- ETH多单获利30点!1650压力位能否突破?
- 加密市场遭遇黑色24小时:当梦想遇到现实 9%暴跌下的众生相
- 市场震荡期的交易智慧: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会
- 加密世界新纪元:Ethscriptions与Facet-VM如何重塑区块链生态
- 金辉交易日记:以太坊精准空单布局,40点利润轻松收入囊中
- 3亿美元打水漂:BM的社交王国梦碎Voice
- SHIB代币销毁量暴增4.7万倍,市场反应为何背道而驰?
- 数字货币投资指南:10月19日BTC/ETH行情解析
- 比特币3万美元之战:为什么上涨比下跌更有戏?
- 寒冬逆袭!CoinW在TOKEN2049上告诉你:加密市场还有这些玩法
- 美国监管双拳出击:SEC过后 CFTC准备如何收拾加密残局?
- 11.21行情复盘:精准埋伏后的市场走势分析
- 电锯总统能否拯救阿根廷?一位比特币支持者的经济革命
- 搜索
-